破题有“三招”:换位思考、突破“底线”、多元求解
持续低迷的全球经济,不仅威胁着船舶供需链条的正常运转,还打击着船舶融资机构的积极性和信心。这直接引发了两大后果:融资机构的“钱袋子”被人为地越捂越紧;广大船企对外部资金则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渴求。
换位思考 融资机构也“两难”
事实上,面对跌入谷底的船舶市场,选择跟进还是离场,也是摆在所有船舶融资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。选择离场,船舶融资机构不仅可能因此蒙受巨大的损失并失去原有市场,还可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与新商机无缘;选择跟进,则可能受累于长期低迷的船舶市场,不仅无法及时止损,还可能深陷“泥潭”,难以自拔。
对此,业内金融专家分析认为,船舶融资机构陷入两难境地属情理之中,但是,船企若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,就能发现这种两难境地中也蕴藏着合作的机遇,即船企若能全力找准相关船舶融资机构的关注点和安全底线,积极改进自身的管理及产品结构,便可能引导他们打消顾虑,打开融资大门。
突出特色 找准融资“安全底线”
那么,船舶融资机构的关注点和安全底线在哪里?通过分析融资机构当前的做法,我们便可见一斑。
为了应对持续低迷的船舶市场,不少融资机构作出了“择优而居”的决策,即不再为船舶行业全面供血,而是寻找产品有特色、管理有方法、风险可控制的船企,不仅为之提供资金,还为之提供更深入的金融服务,积极谋求“角色”转变。
由此可见,船企要获得融资机构的注意和青睐,首先要制定一个理性且可行的企业发展规划,具有明确的产品定位,让融资机构看到未来的希望;其次要大力开展技术革新,不仅要积极研发绿色环保船型,还要主动降本增效,让融资机构看到当前的回报;最后要加强财务管理,严控手中的现金流,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,让融资机构放下顾虑与戒备心。
多元求解 引导资金巧“落户”
消极等待及互不信任的做法,无益于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对船企及融资机构所造成的冲击,业内金融专家表示,船企应该化被动为主动,积极了解融资机构的困难、为规避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以及他们的关注点,大力调整自身的产品定位及产品结构,提高抗风险能力,千方百计地引导资金“落户”,与融资机构一道开创新的共赢局面。
另外,业内专家也建议,在国际船舶市场跌入低谷的特殊条件下,广大船企还应解放思想,多元化地寻求破解船舶融资难题的办法。一方面,要与传统的政策性银行、商业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;另一方面,要积极寻求其他融资渠道,如通过股权、债券置换等方式获得相关的资金支持。此外,有效利用民间资本,也应该成为广大船企化解“融资难”的一个重要思路。